找回密码
 立即注册
搜索
热搜: 活动 交友 discuz
查看: 17|回复: 0

[巫溪县(Wuxi County)] 王建寅

[复制链接]

0

主题

0

回帖

16

积分

管理员

积分
16
发表于 2025-2-4 19:39:29 | 显示全部楼层 |阅读模式
  王建寅(1835—1916),字啸山,大宁县后溪河(今后河乡)人,祖籍湖南。曾肄业于宁邑凤山书院、成都锦江书院,科试优等廪生。乡试未中,清贫居家,自名其居“小桃源”。以设馆育人为乐,终老林泉。
  王建寅雅好诗歌,著有《小桃源山馆诗草》4卷。今存抄本第一、三、四卷,计诗300余首。其诗“气清词丽”,时人称他“桃源诗人”。光绪六年(1880),王建寅赴乡试于成都,沿途赋诗30余首;光绪十九年秋至二十年秋,王建寅南游湖南故里,沿途赋诗60余首。其诗多为歌颂祖国大好河山。光绪三十三年间,大宁盐场诗人任前徽结诗社,王建寅有感诗坛废坠,欣然赋长诗寄与,表示“诸君果同志,愿为君执鞭”。
  宣统元年(1909),春旱百日,谷价昂贵,富人高兴穷人愁苦。王建寅有感而发,赋诗8首“呼天祈雨”,其中一首说:“贫家祈雨富祈晴,无雨难将谷价平。多少怨尤消不得,茫茫天道欠分明。”四月中旬得雨,他赋《喜雨歌》一抒其情,眼看“村民把锄犁,播种何忙忙”,“万汇得生意,百谷兆丰穰”。
  宣统二年(1910),后溪河小学厄于官绅,停办。时年75岁的王建寅,毅然就家设馆,义务教学。他在《自嘲》一诗写道:“四海安危惟任运,一乡教育最需贤。时人不晓培材意,窃笑书痴不爱钱。”
  王建寅身处林泉,心怀国家。他拥护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和北伐战争。在《夜坐遣怀书寄四子》一诗中,感叹“割据原非策,偏安屡出师”,告诫从军北伐的儿子:“指日平余寇,遑萦井里思?”在寄友人《短歌行》一诗中,又热情称道“努力赞维新”,“同为中华民”,祝愿北伐“当如风扫尘”,“一卵压千钧”,盼望“还军助凯日,重与和阳春”。
  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立即注册

本版积分规则

Discuz! X

GMT+8, 2025-5-9 16:56 , Processed in 0.074566 second(s), 19 queries .

Powered by Discuz! X3.5

© 2001-2025 Discuz! Team.
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