找回密码
 立即注册
搜索
热搜: 活动 交友 discuz
查看: 26|回复: 0

[安岳县(Anyue County)] 汤绍恩

[复制链接]

0

主题

0

回帖

16

积分

管理员

积分
16
发表于 2025-2-4 21:55:29 | 显示全部楼层 |阅读模式
汤绍恩 汤绍恩,字汝承,号笃斋,四川安岳人。嘉靖五年(1526)进士,十四年由户部郎中迁德安知府,寻移绍兴知府,累官至山东右布政使。后致仕归,年九十七卒。汤为人宽厚俭朴,内服疏布,外以父所遗旧袍袭之。为政持大体,不事苛细,不以廉自炫。知绍兴后,新修学宫,广设社学,缓刑罚,恤贫弱,旌节孝,济灾荒,深得绍兴人民爱戴。
时山阴、会稽、萧山三邑之水汇三江口,入海,潮夕日至,拥沙积如丘陵,遇霪潦则水阻沙不能骤泄,良田尽成巨浸,当事者不得已决塘以泻之。塘决则夏旱,岁苦修筑。为此,汤绍恩组织人员查阅有关水利资料,亲率人员遍察水道,经多次实地踏勘,毅然选定距玉山斗门以北约6里处之三江口,作为闸基兴建三江闸。工程始于嘉靖十五年(1536)七月,翌年竣工。设闸门28个,象征二十八宿,故又称“应宿闸”。闸内建有“泾溇”、“撞塘”、“平水”三内闸,备大闸冲溃之御;闸外筑石堤400余丈以扼潮水冲击。刻“水则石”于闸旁,用以根据水势潮情启闭闸门。嘉靖十七年(1538),汤绍恩又主持将古鉴湖东塘、南塘及通塞之堰、闸改建为水浒,东西连亘百里皆成通衢,既利于蓄水,又便于交通。
三江闸修筑后,山、会和萧山周围数百里免水潦之患,士民德之。从明万历年起就于府城开元寺和三江闸旁建立汤公祠、汤太守庙奉祀。清康熙四十一年(1702)敕赐汤绍恩为灵济侯,雍正三年(1725)敕封为宁江伯。明代文学家徐渭撰联云:“凿山振河海,千年遗泽在三江,缵禹之绪;炼石补星辰,二月兴工当万历,于汤有光。”1987年新建连接三江闸左侧之大桥,绍兴县人民政府命名为“汤公大桥”,以志纪念。《明史》有传。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立即注册

本版积分规则

Discuz! X

GMT+8, 2025-5-9 16:36 , Processed in 0.076930 second(s), 19 queries .

Powered by Discuz! X3.5

© 2001-2025 Discuz! Team.
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